|
修改时间:2021-7-23 16:12:00 点击量: |
每个孩子都寄托了父母的期望,为将来拥有更好的人生,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学业,课程千百堂唯有安全这堂课才是真正的必修课,因为安全只有0和1 无法重修。 2021年暑假期间,湖北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,湖北省应急管理杂志社推出暑期生命安全线上教育活动——“这堂课,必修!”邀请同学们上课。 溺水,是青少年儿童“头号杀手”湖北是“千湖之省”江河湖泊众多汛期水域情况更加复杂,加上暑期外出玩学生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,了孩子们的安全请务必收看,“这堂课,必修!” 第一课 “暑期防溺水,你该怎么做?” 主持人: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一级主任科员 李韵秋 授课老师: 武汉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卫生与健康教研员 彭雄志 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汉西警务站民警 汪泳 中国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委、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/重症医学科主任、武汉市黄鹤应急救援队医疗救援专家 付守芝 防溺水暑期安全课完整视频 如何预防溺水 溺水伤害如此之大, 我们该如何防范? 一起来听听武汉东湖高新区 教育发展研究院卫生与健康教研员 彭雄志老师的建议吧! 溺水是一个发生时间短且“静默”的状态 ![]() 溺水的特点 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主要行为 容易发生溺水的地点 防溺水“六不”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未成年人不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“一会” 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护、自救方法 防溺水“四知” 知去向、知归时、知同伴、知内容 溺水如何进行自救 溺水事故频有发生 甚至很多都发生在会游泳者的身上 若不幸溺水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地自救呢? 让我们来听听武汉市公安局 重考知识点!需牢记! 不会游泳者,溺水后如何自救 1.不能惊慌 不会游泳者,对水有极大的恐惧,拼命挣扎或将手上举会使身体下沉; 溺水后需冷静,首先要把鞋蹬掉,等待救援,不要慌乱; 若身边有漂浮物则一定要抓紧,同时如果周围有人应立即求救。 2.放松身体 如果周围无人,要尽量放松全身,尝试让自己采取仰卧位,使头部向后、口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,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,不要惊慌,保存体力,等待救援。 身体放松、抬起下巴后,在水中易浮起来 会游泳者,溺水后如何自救 1.同样要保持冷静,不要惊慌失措。要心平气静,及时呼人援救。 2.若是发生抽筋情况导致的溺水,请参考以下方法: (1)大小腿抽筋时,手握住抽筋的腿的脚趾,用力地向上拉,反复几次直至恢复; (2)手指抽筋时,迅速握紧拳头,用力伸直,反复几次直至恢复。 3.若是被水草缠住导致的溺水: (1)吸气后屏气钻入水中,睁眼观察被缠绕之处,同时用双手帮助慢慢解脱被缠绕之处,切勿挣扎; 4.若是陷入漩涡导致的溺水: 前方若有旋涡,我们无法躲避时,要将身体伸展到最大,增加在水中的漂浮面积,经过漩涡边缘时爬泳,快速地离开漩涡。 溺水事故发生时,常有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来救援,但是,一些错误的救援方式,最终会导致救人者也被无情的水域“吞噬”,令人痛心事故的背后,是对正确溺水救援知识的漠视! 让我们跟随中国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委、 武汉市第三医院 光谷院区急诊/重症医学科主任、 武汉市黄鹤应急救援队 医疗救援专家 付守芝医生来学习一下 遇到他人溺水时, 该如何正确地救援吧! 重考知识点!需牢记! 未成年人及缺乏专业知识的人该如何救援: 1、立即拨打119、110,呼叫专业人员救援,同时拨打120请求医疗救援; 2、向周围大声呼救,寻求有专业能力的人救援; 3、将身边的竹竿伸递给溺水者,在保证自己位置安全的基础上拉回溺水者,在身边没有竹竿的情况下也可就地取材,伸递衣物、木板等; 4、将救生圈、救生衣、气球、书包、饮料瓶等漂浮物抛出,或者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好,另一端绕好后从下面向前抛给溺水者,等待救援; 5、不推荐非专业救生人员下水救援;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;不推荐跳水救人,将头扎进水中。 未成年人切不可徒手跳入水中施救,也不可手拉手试图将落水者拉上岸! 有救援能力的人该如何救援: 1、保持镇静,尽可能脱去衣裤,尤其要脱去鞋靴,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; 2、迅速救上岸。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,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,使其面部露出水面,然后将其拖上岸,并拨打120。 岸上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在遇他人溺水时,应根据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不同状态,采取相应急救措施。 1、若溺水者清醒,有呼吸时应该使其保暖,等待救援人员到来或送医院观察; 2、若溺水者呼叫无反应,但仍有呼吸时,应立刻清理其口鼻异物,稳定侧卧位,防止误吸,等待120; 3、若溺水者无反应,无呼吸时,应立刻开始心肺复苏进行基础生命支持; 4、要掌握正确的施救方法,一些大家熟知的“肩顶法”“顶膝法”“抱腹法”等控水急救法其实是错误的,甚至活着的人都可能因“控水”而误吸、窒息死亡。 错误控水法——肩顶法 错误控水法——顶膝法 错误控水法——抱腹法 特别注意,淹溺导致心搏骤停时,胸外按压和呼吸同样重要,两者都不能忽略。另外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,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。 生命脆弱 善水无情,溺水死亡是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,大家一定要绷紧安全弦,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溺水悲剧不再发生! 信息来源:湖北应急管理杂志 |